11月1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區域經濟處處長陳旭、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區域經濟處掛職干部梁斐、廣東省珠江發展規劃院院長宋勁松、廣東省珠江發展規劃院總規劃師徐建華等到訪康利城,就具體如何打造“南灣云創小鎮”相關事宜,深入規劃范圍內重點園區企業展開實地調研,南灣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宋逸陽等陪同,康利集團董事長王翠霞等園區高管接待了代表團。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大背景下,南灣街道在其地處深圳地理中心的北片區,提出了打造“云創小鎮”概念,充分發揮灣區關鍵節點的區位優勢和“高新軟優”新興產業集聚優勢,以康利城等為代表的優質產業創新載體為核心,定向引進和培育特色產業的企業和人才,打造產業云化、信息云流、環境云智、人才云集以及科技創新、全民創業、文化創意、智能創造有機融合的“南灣云創小鎮”。
調研中,宋逸陽書記向調研團詳細介紹了康利城周邊的區位環境以及產業現狀,同時就“南灣云創小鎮“的建設思路進行具體描述,并指出,根據地理特點,前期已規劃出沿坂李大道、布瀾路、平吉大道打造一條創新大道,連接華為、兆馳等龍頭企業,承接產業功能外溢,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
在聽取了規劃介紹后,陳旭處長對于“南灣云創小鎮”的打造以及康利城的產業定位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他表示,“南灣云創小鎮”要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高度上來規劃,以新業態、新經濟代替物流、工業過重的狀態,核心產業要立得住、聚得攏。并提出兩點具體的發展思路:
一、以現有產業為基礎,突出特色,形成:1、同一類企業扎堆;2、產業鏈上下游集聚;3、圍繞上下游產業鏈外圍服務產業聚集的產業結構。
二、實現分級跳。以康利城等新興產業載體為基礎,運營初期可多角度引進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明確每一個園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后期逐步再形成特色和優勢產業,最終圍繞一到三個產業,形成大的創新產業生態圈,以創新生態環境留住相關企業。
康利城作為“南灣云創小鎮”的核心產業載體,隨著規劃的逐步成型,將在建設過程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園區也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未來,康利城將有效結合“南灣云創小鎮”的產業導向,以高品質的物理空間為基礎,引進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逐步發展培育特色產業;同時,借助鄰近華為等龍頭企業的地理優勢,承接其上下游產業外溢功能,最終打造成為特色產業聚集地,助推區域產業發展,助力“南灣云創小鎮”建設。